|
当前位置:首页 → 明清皇陵堪舆给我们的启示 |
明清皇陵堪舆给我们的启示
|
|
风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帝王的风水无疑在风水的造作上处于登峰造极的水平,帝王的历史又是那样的耳熟能详,明清的故事又是离我们的时间那么的近,明清皇陵保存的又是那样的完好,因此探讨明清皇陵风水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下面首先简要列举明清各陵的情况。
明朝十五陵
一、皇 陵
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合葬陵墓。
陵墓地点:安徽凤阳县廿郢乡庙东队。
山 向:丁山癸向
葬入年代:1344年
地理简介:
此陵墓是平洋之地结穴。穴后是仅高出穴场三米左右的大平地,面积几百亩。当大平地缓缓落下一脉约四百米长快近穴位时,有一米多深的横沟。乾兑方有水塘,并低洼一直外延。当雨季涨水时,水从穴后横沟流过,至癸方出水。
陵墓效应:
此陵墓葬于1344年,时值刚交二运,双二到向,为当运之陵墓。此地实乃出帝王之标准大地。朱元璋1328年出生,1344年葬父母于此地后,生计极为艰难,入寺为僧。 1351年,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郭死后,朱元璋继为起义军首领。他不断扩充这支队伍,于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二、孝 陵
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合葬陵墓。
墓 主:朱元璋 1328年—1398年,1368年称帝,在位30年,享年70岁。
陵墓地点: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
山 向:子山午向兼癸丁五度
葬入年代:1398年
地理简介:
此陵墓龙脉是从钟山山顶龙楼辞楼下殿,行龙落脉,至山脚下结穴,龙虎环抱,且青龙过堂为案,贵峰端朝,气势非凡,犹如帝王临朝。为高山落脉结穴之帝王大地。
陵墓效应:
此陵墓葬于1398年,1384年已交四运。用地年代已是四运尾期,兼至五度,当运向星飞到坤位,仍然会发挥作用,可视为当运之陵墓。
三、长 陵
长陵是明成祖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合葬墓。
墓 主:朱棣1360年—1424年。1402年夺取皇位,改年号永乐, 在位22年,享年64岁,朱元璋四子。
陵墓地点: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主峰下(即十三陵水库里边)
山 向:癸山丁向
葬入年代:1413年葬于徐皇后,1424年葬于朱棣。
以1424年葬于朱棣为起运年代,为双六会向,为旺地。
地理简介:
此陵龙脉发自天寿山主峰,从主峰落脉后,又生起一小峰,由小峰蜿蜒起伏下脉结穴,有龙虎环抱,前有朝峰。
陵址选定情况:据史料记载,此陵址是江西风水术士廖均卿及曾从政所选定。廖均卿是江西兴国县人,其先祖廖三传师从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曾从政为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曾文迪(又作曾文延)之后,曾文迪亦为杨筠弟子。因此,可以说长陵是代表了当时最高风水水平。经过笔者认真考察,长陵并非具有帝王级别的标准大地。由此可见,关于阴宅风水官职及财富的级别标准,在历史上并未解决。
四、献 陵
献陵是明仁宗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高炽 1378年—1425年,1424年即位,年号洪熙,在位10个月,享年48岁,朱棣长子。
陵墓地点:北京昌平天寿山西峰下。
山 向:丑未兼癸六度半
葬入年代:朱高炽1425年9月葬入,为六运,为衰向。
地理简介:
高山落脉起小墩,又下脉平岗突起立穴,龙虎环抱,青龙到堂亦作案,秀峰端朝。
五、景 陵
景陵是明宣宗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瞻基1398年——1435年,1425年6月即位,年号宣德,在位10年,享年38岁,朱高炽长子。
陵墓地点:天寿山东峰下。
山 向:寅申兼艮坤五度
葬入年代:朱瞻基1435年6月葬入,为六运,为衰向。
地理简介:
高山下脉,起圆净土包又落脉平地立穴,前有朝峰。
六、裕 陵
裕陵是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与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祁镇1427年—1464年,9岁即位,年号正统,在位22年,享年38岁,朱瞻基长子。
陵墓地点: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
山 向:丑未兼癸丁五度半
葬入年代:朱祁镇1464年5月葬入,为八运,旺山旺向。
地理简介:
高山落脉立穴,青龙近穴,有朝峰。
六、裕 陵
裕陵是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与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祁镇1427年—1464年,9岁即位,年号正统,在位22年,享年38岁,朱瞻基长子。
陵墓地点: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
山 向:丑未兼癸丁五度半
葬入年代:朱祁镇1464年5月葬入,为八运,旺山旺向。
地理简介:
高山落脉立穴,青龙近穴,有朝峰。
八、泰 陵
泰陵是明孝宗皇帝朱佑樘与皇后张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佑樘1470年-1505年,1487年即位,年号弘治,在位18年,享年36岁,朱见深三子。
陵墓地点:长陵西北3.5公里的笔架山的东南麓。
山 向:子午兼壬丙五度半
葬入年代:朱佑樘1505年10月葬入。
九、康 陵
康陵是明武宗皇帝朱厚照与皇后夏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厚照1491年—1521年,1505年即位,年号正德,在位16年,享年31岁,朱佑樘长子。朱厚照无子。
陵墓地点:位于泰陵西南一公里的金岭山东麓。
山 向:戌辰兼辛乙一度半
葬入年代:朱厚照1521年9月葬入,为一运,旺山旺向。
地理简介:
高山落脉,气猛力强,直贯穴中,明堂紧密,不见大河水出,巽已方有山咀冲射,朝山凌乱。
十、永 陵
永陵是明世宗皇帝朱厚熜(音聪)与皇后陈氏、方氏、杜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厚熜1507年—1566年,1521年即位,年号嘉靖,在位45年,享年60岁。
陵墓地点:位于长陵东南1.5公里的阳翠岭。
山 向:寅申兼艮坤三度
葬入年代:朱厚熜及皇后1567年葬入。时值四运,旺山旺向。
地理简介:
从后边高山下脉起星立穴,外来青龙,自身白虎。
十一、昭 陵
昭陵是明穆宗皇帝朱载垕(音后)与皇后李氏、陈氏、李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载垕1537年—1572年,1566年即位,年号隆庆,在位6年,享年36岁,朱厚熜三子。
陵墓地点:长陵2.5公里的大峪山东麓。
山 向:亥山巳向
葬入年代:1572年葬入。
地理简介:
龙脉从大裕山顶辞楼下殿,起伏奔腾而至,在平坦处立穴,青龙白虎俱全,只嫌短促,明堂阔大,前有朝峰。大裕山顶部建有黄瓦龙楼。
十二、定 陵
定陵是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和二位皇后的合葬墓。
墓 主:朱翊钧1563年—1620年,10岁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享年58岁。朱载垕三子。明史记载:明之亡,始于神宗。
陵墓地点:昭陵北的大裕山东麓。
山 向:戌山辰向
葬入年代:1620年葬入。
地理简介:
从昭陵龙楼主峰东边下脉,重起高峰,起伏落脉至平地立穴,龙虎短促,明堂阔大。
十三、庆 陵
庆陵是明光宗皇帝朱常洛和三位皇后的合葬墓。
墓 主:朱常洛1582年—1620年,1620年即位,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享年39岁,朱翊钧长子。
陵墓地点:长陵西北1.5公里黄寿山二岭南麓。
山 向:癸丁兼丑未五度半
葬入年代:朱常洛1621年9月4日葬入,为六运,旺山旺向。
地理简介:
高山下脉起星又落脉结穴星立穴,龙虎环抱,青龙到堂。
十四、德 陵
德陵是明熹宗皇帝朱由校与皇后张氏的合葬墓。
墓 主:朱由校1605年—1627年,16岁即位,年号天启,在位7年,享年23岁。朱常洛长子。
陵墓地点:长陵东南2.5公里潭峪岭西麓。
山 向:酉兼乙辛三度半
葬入年代:朱由校1628年葬入,时值七运,旺山旺向。
地理简介:
龙从位于青龙后部高山直接落下,出一砂为白虎,穴立其中,河水从后边流下,白虎边流出。前有朝峰。
十五 思陵
思陵是明思宗皇帝朱由检与二位皇后的合葬墓。
墓 主:朱由检1611年—1644年,1627年即位,年号崇祯,在位17年。朱由校无子,故其弟朱由检继位。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检自缢,明朝亡。李自成进城后,将朱由检葬入思陵。
清朝十三陵
一、永 陵
永陵是努尔哈赤多位祖辈合葬墓。努尔哈赤称“汉”建立国号“大金”后,将祖上四辈及多位亡灵迁葬于此,其曾曾祖父战死朝鲜,尸骨未迁回,葬于朝鲜会宁南20公里处,这里只是衣冠葬。故,努尔哈赤祖上风水如何,已无从考证。
陵墓地点:位于沈阳东170公里,新宾西20公里处,新宾县境内。
山 向:亥巳兼乾巽一度
地理简介:
后山一大片丘陵地带,其中延伸一脉到丘陵边缘平地处,陵墓即位于此处左偏之凹中。此墓已偏离龙脉主轴线,且已太下已有脱脉之嫌。前有大河向右流出,贵峰朝来。
二、福 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
墓 主:努尔哈赤1559年2月2日—1626年9月30日,生肖属羊,享年68岁。57岁称“汉”,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25年迁都沈阳,在位11年。父名:塔克世。1629年迁葬福陵。
陵墓地点:沈阳城东。
山 向:子午兼壬丙一度半
葬入年代:1629年,七运,双七会山。
地理简介:
墓后无祖山,宝顶独耸于山颠,亦有青龙较长,白虎短,明堂阔大无比,不见贵峰。
三、昭 陵
昭陵是大清奠基者皇太极的陵墓。
墓 主: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生肖属龙。1626年10月20日35岁即位,在位17年,享年52岁,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生母是叶赫部贝勒杨佳努的爱女。皇太极一生有两件大事史册永存:一是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族;二是将“大金”国号改为大清。
陵墓地点:沈阳北陵公园内。
山 向:子山午向兼癸丁四度半
葬入年代:一六四三年年底。七运末年,向星上山。
地理简介:
陵墓后仅有略高于宝顶的玉带形山埂,此山埂宽仅一米多,往墓前延伸为龙虎。明堂宽阔无比,前无朝峰。
据《清实录》等记载,此陵墓是当时堪与家钦天监官员杜如预、杨洪亮选定。由此可见当时风水术之水平。
四、孝 陵
孝陵是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
墓 主: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生肖属虎,6岁即位,在位18年,享年24岁。皇太极第九子。
陵墓地点:清东陵内,即河北遵化以西35公里处。
山 向:壬山丙向兼亥已三度半
葬入年代:1663年,八运末年,双八会山。
地理简介:
从高耸的昌瑞山少祖发脉,多节个字行龙,在龙行尽头立穴,自身龙虎环抱,前有金星贵峰朝拜
五、景 陵
景陵是康熙皇帝及四位皇后和一位皇妃的合葬墓。
墓 主: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生肖属马,8岁即位,在位61年,享年68岁,顺治三子。
陵墓地点:清东陵内。
山 向:子午兼癸丁一度半
葬入年代:1723年9月1日。二运末年,双二到山。
地理简介:
高山落脉,过峡再起顶,标准落脉立穴,龙虎环抱,前有朝峰,气势弘大。
六、泰 陵
泰陵是雍正皇帝及孝敬宪皇后、敦肃皇妃的合葬墓。
墓 主: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祯,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生肖属马,45岁即位,在位13年,享年58岁,康熙四子。
陵墓地点:河北易县城西永宁山下。
山 向:子午兼壬丙五度
葬入年代:1737年3月2日入葬。三运,双三会向。
地理简介:
此墓为清代风水大师高其倬所选定。其后龙与沈阳昭陵相似,仅有略高于宝顶的玉带山埂,往前延伸为龙虎砂,前有贵峰朝拜。
七、裕 陵
裕陵是乾隆皇帝及二位皇后和二位贵妃的合葬墓。
墓 主: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生肖属兔,即位25岁,在位60年,实际执权64年,享年89岁,雍正四子。
陵墓地点:清东陵内。
山 向:子午兼癸丁三度
葬入年代:1799年9月15日。六运,双六会向。
地理简介:
高山落脉,丘陵过峡,再起小顶,下脉立穴,龙虎环抱,前有朝峰。
八、昌 陵
昌陵是嘉庆皇帝和皇后的合葬墓。
墓 主: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生肖属龙,37岁即位,在位25年,享年61岁,乾隆十五子。嘉庆在亲政第六天就惩治了“富可敌国”的和坤。和坤家被抄,其折合白银,有的说二千万两,有的说八亿两。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才七千万两。
陵墓地点:清西陵内。
山 向:子午兼癸丁二度
葬入年代:1821年3月23日葬入。七运末,双七会山。
地理简介:
陵墓后起小山丘为玄武顶,左右延伸为龙虎环抱,前有朝峰。
九、慕 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及三位皇后的陵墓。
墓 主: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生肖属虎,39岁即位,在位30年,享年69岁,嘉庆次子。《南京条约》的签订,使道光皇帝成为第一个签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皇帝。
陵墓地点:清西陵内。
山 向:戌辰兼乾巽六度半
葬入年代:1852年3月2日丑时入葬。九运,双九会于震宫。
地理简介:
陵后有较高山头起顶落脉,起伏行至穴后成个字展开下龙,龙虎环抱,前有朝峰。
十、定 陵
定陵是咸丰皇帝及皇后的陵墓。
墓 主: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泞,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生肖属兔,20岁即位,在位11年,享年31岁,道光四子。
陵墓地点:清东陵内。
山 向:壬丙兼子午五度半
葬入年代:1865年9月22日入葬。一运,双一会山。
地理简介:
高山下脉,行龙起伏,到平坦之地立穴,龙虎短促,明堂阔大,前有朝峰不正。
十一、惠 陵
惠陵是同治皇帝及皇后的陵墓。
墓 主: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4年1月12日,生肖属龙,6岁即位,在位13年,享年19岁,咸丰长子。同治、光绪两代皇帝的朝廷权力都为慈禧所掌握。同治无子。
山 向:癸丁兼丑未二度
葬入年代:1879年3月26日卯时入葬,一运,双一会向。
地理简介:
脉在玉带中落,平地立穴,龙虎齐全,前有朝峰。
十二、崇 陵
崇陵是光绪皇帝及皇后的陵墓,也是清朝最后一座皇帝陵墓。
墓 主: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生肖属羊,4岁即位,在位34年,享年38岁,父亲是醇亲王奕澴。光绪无后。光绪帝从28岁到38岁被慈禧软禁,被砒霜毒死,早死慈禧一天。
陵墓地点:清西陵内。
山 向:壬山丙向兼亥已三度半
葬入年代:1913年11月16日入葬。三运,双三会山
地理简介:
少祖山发脉,龙行丘陵地带几公里后重起大山包,立穴于此,有外来龙虎环抱,前有朝峰。
十三、定东陵
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两位皇后即慈安和慈禧的两座陵墓。
墓 主:慈禧,1835年—1908年,享年74岁,实际掌控同治、光绪二朝的权力。
山 向:壬丙兼亥已四度半
葬入年代:1909年入葬。三运,为衰向。
地理简介:
高山落脉而下,无剥换,在平坦处立穴。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明朝皇陵真正龙真穴地出帝王的风水只有两个,一个是明皇陵,一个是明孝陵。明成祖辛辛苦苦建的明十三陵,其效果根本没有其父亲和爷爷的风水好。自明成租以后,大明朝出现的都是短命天子,只有明神宗长寿却是无能的君主。这些不能不说与明十三陵风水有其直接的关系。清朝皇陵属于出帝王风水的也只有两个,一个是永陵,一个是孝陵。明清两朝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两处帝王风水,造就了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康熙、清高宗乾隆。而其他的一个个非出帝王的风水陵寝影响着这些雄才大略帝王的后人。非处帝王尊位的风水影响着帝王的运势,也削弱了祖灵两处出真命天子作用。从而造就了大明天子龙命寿短,大清晚期的内交外困和光宣哀世。历史是一面镜子,推古知今,有了这么好的风水范本,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警示呢。
一:风水贵显首选是龙脉尊贵而非堂局华丽。
明十三陵所选之来龙是昌瑞山,昌瑞山虽有尊贵身份,却非具有天子身份。所谓帝王真龙,行走明显处于主导地位,周围都是从龙缠护护送,宾主之势明显。而昌瑞山和周围的群山是比肩之势,宾主之别不明显。虽然堂局非常完美,来水去水非常的得法,案朝多么的奇特,但终不能成为出帝王的天子龙穴。犹如一个人长相多么好,衣裳穿的多么珠光宝气,多么的道貌岸然,只有没有能力,最终会被人识破,不屑一顾。所以风水的贵贱在于龙的出身,而非在于堂局。
二:世间罕见的真龙大地都是有很长的运数的。
一个大地,成乎天然,在天成像,在地成形,世间稀有的真龙大地,地运十分悠久,合山合水合案山合龙运,龙脉蜿蜒数百里,环环成生成,环环皆有情,没有瑕疵,天衣无缝,众山跟随,层层缠护,过峡周密,龙楼宝典明显,多重开账,贵气齐全,龙的气势是鹤立鸡群,旁龙明显处于从属地位,那么此等大地如果不被人为破坏,其地运是无法估算的,有的特殊大地几千年仍然龙气旺盛,福荫子孙人才辈出。所以我们在考察风水的时候,绝对不要以为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三代祖人风水起作用,远代的风水不起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我们的祖先发坟,一个族群的兴衰旺旺就是那么一具或者几具坟影响并决定着。
三:祖坟风水存在着能量守恒定律。
在祖坟上存在一个能量守恒的问题,例如大明朝和大清朝有几个特殊好地,就能获得几百年的江山。虽然其他的皇陵风水不是特殊大地,不能成为君临天下的风水,但是因为他们的那几处的特别好的风水的作用,仍然能稳住他们的帝业,他们的所有的祖坟之间存在着一个正负抵消的问题,如果祖陵风水都是吉,吉上加吉,都是凶,凶上加凶。皇陵有吉有凶,也会让皇帝帝业出现变数。但是因为其获得特殊大地,龙运地运长久,而且吉祥的力量特殊的强大,虽然后来获得的风水有差距,在其能量正负抵消当中,只是削弱了大地的力量,但是不会完全抵消完,所以帝业能够延续,然而江山社稷帝王命运就没有那么的顺风顺水了,所以就出现了大明中后期的衰落和明朝后期的内交外困。同样,我们常人的祖坟风水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祖上祖坟都是吉地,那么吉祥的效应就大,吉地多同样获吉,凶地多就会获凶,尽是凶地则会一败涂地。所以我们的每一处坟都要重视,即使找不到好风水,也要找到平常的风水,万不能葬到凶地上,总要在祖坟的风水在能量守恒上处于吉祥的这一面。祖坟风水吉祥处于能力平衡的时候,出现的后人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超越平衡吉多的时候,出现的后人就会有作为,反之超越祖坟能力守恒凶多的时候,出来的后人就是一无是处。
四:在已获吉地没有失运的情况下不可多得吉地。
一个吉地最短的元运也有20年,但是恰恰是20年元的小地很少,大多数都有60年左右的地运,相当一部分有120年的地运,更有少数三元不败之地,所以阴宅风水福泽绵长。一个60年元运的地穴,先20年是成长期,中20年是鼎盛期,末20年是衰退期。一个吉地一旦被福主葬中,先人被吉地龙气食中,这时候所获的龙气就会福荫到后人身上,后人身体五行之中解决得到自然山水的恩泽,一种特殊的物质在身上升腾。而且这种无形的物质随着龙运和地运的发展变化而左右着他的后人,旺运之时,其后人就会到达巅峰,退运之时他的后人就会慢慢衰落。当一个吉地正在当旺之时,这时又获吉地,这时就会出现两种地气场在其后人身上运行。我们知道有的地阳性重,有的地阴性重,有地地势缓,有的地地势急,有的地势威猛,有的地地势秀美,有的地是金星结穴,有的地是木星结穴,有的是火星结穴,有的是水星结穴,有的是土星结穴,有的地明堂宽阔,有的地明堂窄小,不同的地气传导坟主的后人,必然出现阴阳之气、五行之气、龙脉结穴的峦头形势气在其后人身上相冲,造成后人福荫灵气混乱,必然使其后人出现多种不测之事。明朝中后期就是因为不断冲了地脉龙气,使其后人多为短命之人。清朝后期也是一样,频繁的营建勘测帝陵,造成了后期子孙的懦弱无能。介入前车之鉴,我们在做祖坟时一定不要过于的贪心,不要尽想将风水大地收为己用,否则造成龙气相战相冲,弄巧成拙。肯怕廖公在世,一定会为他的失算而懊悔。可见其在风水上的见识与刘基勘测明孝陵之高瞻远瞩是有质的不同。
五:一条龙脉之下只有一个是真龙穴。
一条龙脉只有一个真龙穴,这个也是廖公和清朝勘陵之人的失察。大家可以想想,在十三陵陵区那么小的范围内哪有那么多的大地,个个山头都开穴,真龙穴哪有那么好找。清东陵和西陵也是一样,不可能在那么小的区域内结那么多的真龙大地的。我们三大主干龙,其结穴走向都是法度的,哪是主,哪是支都是能勘定出来的,也有重要枝干龙发大贵的,但是龙穴都是唯一的,不可能大地随处可见的。所以由此我们能获得教训的是,真龙大地不会多,一个地域大地只有一个,其他都是仆从。所以我们不要妄想一个山头伸出去就是大地一个,就想试试。巧夺天工、天作地设的帝王风水是凤毛麟角,不可妄加揣测。否则必会自食其果。
六:阴阳同路的风水尽量要避免。
明清的帝陵多以座北向南的向居多,而明帝王的居所紫荆城也是坐北向南的坐向,这就使皇帝获的阴阳宅卦气五行比较单一,难以起到综合救护的作用,如果辅以东西南北的向都有的话,那样一般失运的机会会小得多。三元九运无论哪一运得令,都有当令的阴阳宅这样的风水造作才是最佳的。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一定要巧妙运用,必定会获得好的福音。
七:厚积薄发,积小地多能获厚福。
《四神口诀》曰:贵显大地在天,不可求。小地处处有之,无求不得。《疑龙经》曰:是真不必问大小,积少成多最为妙。又曰:大地难得小易求,积累不已成山邱。众坟合力缺成大,人说小地生公侯。所以我们不要为没有祖先葬到大地而失望,小地随处可寻,只要运用得宜,各种坐向的小地都有,操作裁剪得当,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效果。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而且葬小地凶煞少,副作用小,风险小。何乐而不为呢。
八:在找不到吉地的情况下,在已发祖坟可葬之处承元运安葬亦能守住已有福荫。
在找不到吉地的情况下,在其原来确认的发坟旁边下葬能守住已有福气,因为你葬的坟地是经得起考验的地方,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地方,另外不用着急怕龙气相冲,因为龙穴被先人葬得了,后葬之人只是相当于坐在先人热热的火炉旁片,也可以沾到热气。虽然不得穴地,但是龙运、地运、明堂、朝山朝水都是一样的,再加上承元运而葬,再加上上佳的日课配合,一样考验获得很好的吉祥效应,能让以前先祖的吉穴效应继续发扬光大。我们常常考验看到,一个名门望族就是几处祖坟,他们就能发那么多人,出那么多英才,不能说他们有特别多的好地,只是他们有几处好地就足够了,在能量守恒上,他们始终做到站在吉的一面,所以吉祥的效应历经无数代,仍然繁荣昌盛。明清的皇陵如果当时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其实不用到处寻穴,只要不将陵寝搞得太大,在那几处上佳的帝王风水旁边紧接着埋葬,自然会继续延续旺气,江山盛世自然会继续发展,蒸蒸日上。
九,寻常之人、寻常地势在其造成风水时要注重日课的使用。
风水先生以相地为主,兼之以择时,择时亦是相地术的重要内容及环节。风水很重视择日,《雪山赋》云:"山川有一节之小毗,不减真龙之厚福,年月有一端之失,反非吉地之祯祥",这就是说,择时不妥,就会影响吉祥的大小多少。风水先生又说:"发福由其地脉,催福由于良辰。"只有选好时间,才能发福,否则,福就闷在地里了。在风水先生看来,"龙脉吉穴"是"物质","年月日时"是"精神",有物质,还得有精神,缺一不可。风水先生甚至认为,择日可弥补地形的缺陷。"不得真龙得年月,也应富贵旺人家。"只要年月吉,没有"真龙",一样可以富贵。也就是说,当你的汽车车况不好时,只要你车技好,一样可以不出车祸,甚至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更有《天元乌兔经》曰:“初年福祸天时验,岁久方知地有权”。择时的依据是什么?这首先可从"堪舆"二字考察。堪是天道,舆是地道,堪舆是天道与天道,堪舆术就是要使天道和地道配合好。要使它们配合得好,就要选择好时间。
总之,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我们就会归纳总结前人的经验。我们只要不犯古人的弊病,我们即使不能谋取大富大贵,我们也能确保衣食无忧,人丁兴旺。所以我们会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巧妙的吸取前人之鉴,一定会让当代的风水发展的更强大、更健全。使中华风水这门传统文化实实在在的成为为人类谋福祉的工具。 |
上一条:堪舆易术专论
|
下一条:命法地先天堪舆定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