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
明太祖朱元璋,也有“拆字”之爱好。洪武年间,杭州府学有一位姓徐的教授给他上了贺表,里面说了不少拍马屁的话,其中有一句话是:“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不料马屁拍到马蹄上。太祖竟然从豆腐里找出骨头。他看了几遍以后,勃然大怒道:“‘光'者,没有头发也,他取笑我是个秃顶;‘生'者,僧也,他明明讥讽我当过和尚;‘则'者,贼也,他竟骂我做过贼!这…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就立刻传旨把这位姓徐的教授杀了
故事三
南宋年间,一日,高宗赵构皇帝游乐西湖,见一测字先生,高宗甚是好奇,就在地上写了一个“春”字,问曰:“请看一看国家大事如何?”测字先生端详了这个字,见春字上半部写得很大,而下半部的“日”字写得很小,摇一摇头,说:“秦头太重,压日无光。”当时,正是奸相秦桧专权,横霸朝野。高宗心领神会,又在地下写一“问”字,测字先生看后,慌忙跪下,说:“左看是君,右看是君,您是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故事四
清末,达濠有哥弟俩分居两处,弟弟敦厚善良,诚恳勤奋,小家庭生活安定。哥哥好逸恶劳,贪得毋厌,年过卅五,孑然一身。
一日,弟弟的蚊帐被盗,到市井请教测字先生。测字者请他写出一个字,他端端正正地写个“四”字。先生略作思索,说:“蚊帐被你兄偷去。”“有何根据?”弟弟问。先生解释道:“‘四'字里面的‘儿'移到‘口'下面,即‘兄'字,故也。”弟弟观哥哥平日的所作所为,觉得先生说的有道理。于是,付还酬金后找到哥哥,有礼貌地把经过告诉他。哥哥老羞成怒,说道:“测字先生一派胡言,诬陷人家偷盗要犯罪的,我要教训他。”随后,依弟弟之法去问先生:“我的蚊账失窃,请指点迷津。”先生请他写出一字,他信手写个草体“四”字。先生笑道:“你没有蚊账,何也?这字形如一圈蚊香,你夜里是点蚊香睡觉的。”先生的话揭了底,他默然无声。回到住处,兄自觉羞愧,遂把蚊账送还弟弟。
故事五
前清时代,一个年轻人进京考试,经过一座山时遇一位拆字算命先生,年轻人在纸上写了个“串”字测考试,老先生看了看年轻人便说他这次考试,必然连中双元。在旁边,一位纨绔子弟见后,很不以为然,便说自己也要算一命,问问进京赶考运气如何。他也写了同样一个“串”字,老者看看字,再看看此人,对他说“年轻人!你不但考不中,而且有祸患。纨绔弟子十分不满,甩头离去,后来,前一位年轻人果然连中双元。而后一位年轻人则因考试作弊,而被除名。这两位年轻人又找到拆字先生问他同一个串字为什么结果不同? 拆字先生说:串字乃两个中连在一块,第一位写此字者故为连中双元;第二位为有心地写‘串'字,要在‘串'字之下加个心字,就成为‘患'字,所以不但不中,而且还有祸患。
故事六
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拆字法很多,前80回中拆字法用的比较隐蔽,在第94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有一明显的拆字。
那天贾宝玉把那块命根子灵玉弄丢了,为了找这宝玉,贾府的管家就去找刘铁嘴测字。拈了一个“赏”字,那先生说:“丢了东西是吗?这‘赏’字上头是个‘小’字,下面是个‘口’字,这东西可放在嘴里,必是珠子宝石之类,但‘赏’字下面是个‘贝’字,拆开来不成一个‘见’字。可不是不见了吗?”于是建议到当铺里去找。也许是这位刘铁嘴修为不到家,或是天机不可泄露,当然在当铺里是找不到了。实际上这块玉石是当年女娲补天留下来的,如今俗缘已满,被一和尚遣回天界。后来才有人明白。如果把“赏”字拆成“尚”和“贝”,不就说明是和尚拿走了宝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