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茅山有的朋友就两个眼睛放光,一说到养鬼更是两个眼睛放金光。养鬼一法源自原始部落中祭祀祖先灵魂,企求祖先庇佑的祖先崇拜。祖先是自私的,他们眷顾自己的子孙而与别的部落的祖先展开“群挑”也就是我们观点中的“鬼斗法”。按照同样道理,后世的巫法中传习一种养鬼的法术,有的地方叫“防歹”有的地方叫“养小神子”有的叫“窀穸通”还有的叫“膜土少爷”,叫法各不相同。少数民族的养鬼自然是传自他们的先代巫师,而汉族地区的养鬼尤其是南方的养鬼多传自“茆山”某代祖师,此位祖师受业于茅山老君,得到符诀法术的秘旨并在陕西的一个小镇茶肆中得到了某洞君(神人)的亲传。嗣后,进入福建的武夷山周围隐居修炼。在石室中,炼成了一套专门豢养小鬼,以用以驱役的法术。他在山洞中居住修炼,不能常去外面采摘。就派个一个小鬼每天给他负责摘果子,派另一个小鬼负责取云母、挑水,还有一个小鬼负责看守洞门。在这位祖师成道之时,三个小鬼也功行圆满,成为茅山法中的三位将军。原本这个养鬼的法术有个专用的名称,但恐网络有人盗名编书欺世,故隐去不谈。 养鬼不仅限于驱役,在隐身、凌空、乘云、隔空取物、指物为移等法中多数都是小鬼们起的作用。但养鬼的步骤都是一样的。最基本的一个环节称为“勾魂”,一听到这个字眼有的朋友不禁联想到一些风花雪月。不过这个“勾魂”就是取将鬼的魂魄摄来,没有“鬼”这个前提我们下面再多的步骤都只是耗费时间和金钱而已。 选鬼的原则就是凶死的小童,不论男女,必以12周岁一下为宜,7至9岁为最佳,为什么是要凶死之灵?那些自称“茅山”的大师解释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无非都是“怨气”、“仇恨深重”。其实我们一拿来鬼就要念咒去掉他们的怨气(特殊些情况是要越凶越好),你可以假设委任一个有深仇大恨的人去做事,成功的几率有多少?注意力被分散,注定他们成功做事的前途渺茫。而我们要选取凶死的原因是,凶死鬼多数属于阳寿未尽,不会有阴差将他们的魂魄带入地府。这样才有了我们养鬼的资本,试想你去到一个魂魄都在地狱受罚的人的坟头“勾魂”勾来的是什么东西?你养鬼的时间还不如养只乌龟。 选择小童的原因是他们虽然已经沉沦为幽魄一类,但是身上还存带些残余的“本来之气”,而且自我意识尚未发育形成,易于训练和修炼。有“生理”和“心灵”的两重保障,当然是豢养的上好对象。 去“勾魂”前必须做好藏身,一般的学法人做藏身都只有念咒、打手诀,复杂点的还要吞符。三魂七魄不是藏在山里就是藏在懂里,偶尔还要藏在你师爷的水碗里师父的香炉里。不过做这类事情前的藏身,是要做坛桶藏魂。就是要把三魂七魄全部寄入一个农村腌咸菜那样的坛子里,并用符封起,上面插上针,也有的做法是要开一个方形的孔以为出入。注意,一般的藏魂三魂七魄都是“战略分散”,藏在许多地方,对手攻击一个不足以致命。但做坛桶藏魂是把三魂七魄都藏在一个地方,坛子一破就一命呜呼。所以都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有个说法叫“上七六下五九,东西南北三三三”内容说的就是坛子的几种藏法。 接着就是前去坟场,时间定在傍晚后。前往“勾魂”的人去到小童的坟前,祭奠一番,强硬一点的法师还会用法罩罩定坟场,不让小童魂魄溜走。下面的步骤要分岔来写,因为有许多种方法:
方法一、掘开坟墓是第一步,然后催咒抛诀将小童的魂魄压缩到骷髅内,取出浸过油并念过咒的麻绳捆住骷髅,放入一个木匣中。这只木匣必以柳木为之,长宽12身寸,周围画有讳令和总摄符。 方法二、用藤一只,扦插于坟顶。该藤会比平常快很多倍速度的生长,待半月余后即前往砍伐。将粗节雕为一个能活动的人偶五官可以雕刻出,也可以用朱砂笔勾勒出。 方法三、到坟场以后,将雕好的木偶取出,催咒将小童魂魄摄入木偶中。用黑布裹回。
以上三种方法取回坛后,变是进入“净灵”的步骤,当然本身不叫净灵,净灵是我给它取的名字,意思是祛除魂魄身上的怨气、戾气。主要是念咒和撒一种符水,可以帮助消除魂魄的罪障。如果法师有同情心,还有为之诵经拜忏的,当然主要目的还是驱役他们,所以自然要进入“炼化”阶段,这个阶段虽然对整个养鬼来说有决定这个“鬼”是否会听命于你和法力如何的重要性,可是多数为秘密的重复的符法操作和祭祀行为(切不可称供养)所以亦不多做介绍。 经过这些过后,便于坛下或者梁上辟一神位,有的直接是在大梁旁边的柱子上开一个暗阁里头祭祀他们。当然祭祀他们是不需要用自己的血的,有些邪师养很凶的鬼做不可告人的坏事,把畜生的血跟自己的血混合在一起给鬼喝,增加他们的戾气增强法威,不过这些邪师的下场都是悲惨的,并且是绝对没有后代的,即使有了后代必定死在老爸之前。所以劝那些抱有养小鬼害人的朋友放下这些心思,投入到正法修行当中去。 当然话说回来,一般的养鬼是为了实现别的口个法术,或者简单的驱役,祭祀得当是不会出什么岔子的,也并非尽是那些“正道之士”指责的“邪法”、“邪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