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方术。关于她的渊源,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历代易学专家、学者意见不一,至今在海内外易学界尚未达成共识。笔者针对“六壬”名称的由来,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诸位高士予以斧正,非常感谢!
一、大六壬简介
大六壬是从《周易》派生出来的一种术数,与“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合称为“三式”,是中国古代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古人云:三式合一乃通神。可见,她们是多么神奇玄妙!六壬术以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干支生克、河洛数理作为理论基础,依据神、将加临日辰来推断吉凶成败,达到趋吉避凶之目的。六壬术侧重于人事预测,只要工夫过硬,就能够达到“料事如神”的至高境界。 “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就是对这门学问的高度概括。
六壬术究竟产生于何时,已经无可确考。有人神话其历史背景,宣称六壬术源自黄帝、玄女,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东汉时期,赵晔所著《吴越春秋》、袁康所著《越绝书》,都有六壬的记载。据考古学家鉴定,在出土的六壬式盘中,有几种为汉代六壬式盘。由此看来,六壬术产生、流行的年代应该在东汉之前。
二、“六壬”名称的由来
关于六壬术名称的界定,自古以来多有争议。清代鸿儒、才子纪晓岚先生认为,六壬“大抵数根于五行,而五行始于水,举阴以起阳,故称壬焉;举成以该生,故用六焉”。清代大贤俞正燮认为,壬术主北方阴。亥者,阴之始,亥位为易之乾,为天门。壬寄于亥,名六壬也。 历史上诸如此类学说颇多,不再详列。
各门预测学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渊源可寻。如,奇门遁甲,“奇”、“门”是这种预测术的重要元素,得“奇门”者,吉祥如意;它用天干代替地支进行布局(演局),因九宫只有九个位置,将十天干排在其中,就必须隐藏一个,甲是主帅,故被隐遁起来使用。因此,这门预测学就叫“奇门遁甲”。其他象六爻课、四柱(八字)、相学等则更容易来理解。 惟独“六壬”预测学,为何叫“六壬”而不叫其他名字,古今学者对此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可以说这是个千古之谜。本人习易数载,略有顿悟,现将一点拙见披露于后,供高明者鉴定。
“六壬”一词的由来,决不是古人凭空臆造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壬”的界定
1、从起课原理来看,月将是“六壬”术的专有名词,起课的关键一步是:月将加正时顺布成天盘。正月是一年的起点,雨水至春分,月将为登明(亥),亦即一年之中月将以登明(亥)为起始,逆行而布于课中。再说明白一点,定月将是“六壬”术的关键,登明(亥)是月将的“领头雁”。
2、乾卦为八卦之首,处于至尊地位,上指苍天,下指帝王(元首)。乾卦包含两个地支:戌和亥。戌为杂气,而亥为四孟,为冬季之首,故此,“亥”为乾卦之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亥”的研究就是对“乾卦”的研究。同时,乾为天,天干代表天;亥中蕴藏壬、甲二干,甲为十天干之首,先贤们据此推演出“奇门遁甲”,而把壬干发扬光大,进而发明了“壬学”。也正因如此,一年之中,月将是以登明(亥)为起点而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3、“六壬”术以预测时的日柱(日干支)为太极点,生出四课,定出三传,进而推断出事情的吉凶成败。日干为主,日支为客。在四课三传中,除日干用天干外,其他均用地支。“六壬”术以日干定六亲,日干(天干)都有寄宫,壬干寄宫在亥,换句话说,壬与亥通假、通用。
4、“六壬”术中有许多“兵占”的内容,可见,在古代她被应用于战争决策,是帝王之学。“六王毕,四海一”,“六壬”与“六王”是多么的相似啊!当然,“六王”是借指古代的六个国家而非真正的“六壬”。
5、“六壬”术的预测原理,仍然是阴阳五行学说,而五行(水火木金土)则以水为首。十天干之中,壬、癸属水,壬为阳,癸为阴。古人有崇阳抑阴的习俗,因而舍阴取阳名为“壬”。
6、日干为判断事情的出发点,在预测时处于首要位置。壬与亥通假、通用,以干为主,地支为辅。故,这门玄学命名为“壬”学。
(二)“六”的界定
“六壬”的“六”,比较容易理解。她有两层含义:其一,六十花甲中有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合为“六壬”。其二,壬寄亥宫,亥居乾位,洛书九宫数为六。
综合上述内容,“六壬”名称的由来则显而易见。这是笔者的一点浅见,不足之处,敬请易道同仁批评指正! |